1.课程发展历史梳理与课程体系的重新定位,将课程名称“草地培育学”更改为“草原管理学”
因受草原资源的地理分布及人文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在课程的不同发展历史阶段,国内学术界的理解不同,该课程在名称选择上并不统一,甚至出现不断变更或反复等情况。考虑到国内该课程分别采用“管理学”、“培育学”与“经营学”的现象,基于对我国草原管理学课程的发展历程课梳理,从课程名称变更的角度去理解学科发展的背景与意义。围绕我国草原管理学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结合课程名词的取舍与选择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使用“草原管理学”可更好体现本课程以生态系统层面进行管理、利用与培育改良草原的学科内涵,认为“管理学”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如果使用“培育学”与“经营学”来统理课程的全部内容要素总显偏颇,“草地培育”是草原管理学的核心内容,隶属于草原管理学,但“经营学”则侧重体现草原在提供饲草及畜产品的生产功能,容易淡化草原资源的脆弱性与草原生产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就课程的科学定位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2.草原管理学教学内容体系更新与教材筛选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开设该课程已有60余年的历史,多次担任该课程的教材主编单位,由甘肃农业大学孙吉雄教授主编的“草地培育学”(草原管理学)在全国多个院校使用。草原管理学最早使用教材为《草原学》,由任继周教授在50年代组织编写。1981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章祖同主编教材时采用了“草原管理学”。随后符义坤、孙吉雄、张德罡教授相继对其进行了较大的完善,出版了“草地培育学”。近5年,课题组出版教材及专著21部,发表科研、教学论文100多篇。科研成果中25~30%成果用于充实教学内容,补充了教材内容。由于第二版式仍正在编写中,为反映国内外最新成果,暂引进2009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草地与牧场管理学》作为辅助教材,现开始编写《草地与牧场管理学》第二版,作为“草原管理学”的教材。
3.草原管理学理论课教学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
草原管理学知识体系由理论篇与实践篇构成,理论基础部分包括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理论、4个生产层、3个界面理论及系统耦合理论,草畜平衡与草原季节畜牧业等草地生态系统调控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体现着系统管理的思想。草地植物生物学与草地植物刈牧生理生态学理论部分,则从紧密结合草原管理与草地培育实践的草地植物群落演替、植物种群关系以及草地植物光合与水分生理特点等多个层次进行理论阐述。草原管理学课程在内容上不断丰富,课程体系与框架进一步优化,学科技术上的进步、产业管理模式上的创新等内容也被及其引入。实践篇包括草地土壤、草地植物、家畜及草地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与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技术,还包括退化草地分级、生态恢复与培育技术,新增了可提升以牧场为单元的草原管理、综合经营、生态服务与治理水平方面的实践性内容。课程体系与内容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及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思想。草原管理学课程还要增加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与草原管理、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草地-家畜界面及放牧生态理论指导下的草地管理与培育模式与应用方面的最新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的课程内容,提升理论与技术层次。处理好草学专业内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与内容衔接问题。如“草原调查与规划学”与草原管理学内容的承前启后与并行关系,前者侧重于资源调查与评价、草原分类体系教学,后者侧重于草原放牧生产管理、草地培育、草原生态功能维持、旅游等多功能生产管理方面的理论与技术。草原文化在草原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挖掘草原文化资源研究成果,使草业生产系统前植物生产层的内容更加丰富,也从草原旅游地管理中剥离,开设“草原旅游学”或“草原文化与草原民族风情”等选修课进行单独讲授。